关于组织参加《中国人才》杂志第三届全国人才工作新闻摄影比赛、全国基层人才工作创新案例征集评选、第二届人才理论征文等活动的通知
【日期:2015-03-23 阅读:4872 作者:南安职业中专学校 文章录入:zfl 】
关于组织参加《中国人才》杂志第三届全国
人才工作新闻摄影比赛、全国基层人才工作创新
案例征集评选、第二届人才理论征文等活动的通知
各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雪峰开发区党工委,市直各有关单位:
最近,《中国人才》杂志社正组织开展“人人皆可成才——第三届全国人才工作新闻摄影比赛”、“全国基层人才工作创新案例征集评选”、“为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建言献策——第二届人才理论征文”等活动。参与这些活动,将有利于推动我市人才宣传工作方式的创新,有利于发现我市人才工作典型,有利于提升我市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有利于激发我市人才工作者开展人才理论研究的积极性。为确保我市在这三项活动中取得较好成绩。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1.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选送摄影作品,其中市委宣传部、市经贸局、教育局、科技局、公务员局、文体新局及各乡镇(街道)至少选送摄影作品1件。(具体要求见附件1)
2.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选送基层人才工作创新案例,其中市委组织部、市经贸局、公务员局、科技局等市直重点人才工作部门及各乡镇(街道)至少选送1个。(具体要求见附件2)
3.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各乡镇(街道)可根据实际情况选送人才理论征文。(具体要求见附件3)
4.各单位须将摄影作品、案例、理论征文请于
联系人:黄秀错 联系电话:86375230
邮 箱:narcb86375230@163.com
附件:1.第三届全国人才工作新闻摄影比赛征稿启事
2.全国基层人才工作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启事
3.第二届人才理论征文启事
中共南安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
附件1
第三届全国人才工作新闻摄影比赛征稿启事
为进一步落实“四个尊重”的方针,完善人才发展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快形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充分反映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拼搏进取的精神风貌,反映各地各部门人才开发的生动实践,培养壮大人才新闻摄影队伍,推进人才宣传工作深入开展,中国人才杂志社决定举办“人人皆可成才——第三届全国人才工作新闻摄影比赛”,欢迎广大读者及摄影工作者踊跃参加。
一、主办单位
中国人才杂志社
二、征集主题
人人皆可成才——第三届全国人才工作新闻摄影比赛。
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反映高层次科技人才、文化社科人才创新创业、潜心研究的风采。
2.反映各行各业人才成长成才、拼搏进取的风貌。
3.反映各地各部门人才开发的生动场景。
4.反映重大科技成果、人才工作相关重要活动。
三、征稿时间
启事发布之日起,至
四、征稿对象
1.全国各地人才工作者、广大人才。
2.各地摄影家协会、媒体摄影记者等专业摄影工作者,广大摄影爱好者。
欢迎各地组织人社部门组织专业摄影人员、广大人才工作者集体参赛。
五、投稿要求
1.参赛稿件必须反映人才工作相关主题,意义深刻,影像清晰,画面美观。
2.鼓励作者深入到人才工作一线,反映最新鲜真实的场景,捕捉最生动感人的瞬间。
3.每幅(组)作品均应注明标题、内容简介、拍摄时间,参赛作者必须注明真实姓名、详细通讯地址、联系电话。
4.图片Jpg格式投稿,每幅图片大小不低于
5. 投稿者应保证其为所投送作品的作者,并对该作品的整体及局部均拥有独立、完整、明确、无争议的著作权;投稿者还应保证其所投送的作品不侵犯第三人的包括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在内的合法权益。
6.对于入选作品,主办单位有权在著作权存续期内,以出版、复制、发行、出版、展览、放映、信息网络传播等方式使用入选作品,并可不支付报酬。
7.本征稿启事解释权属于主办单位。凡投稿者,即视为其已同意本征稿启事之所有规定。
六、评选奖励
本次比赛将对投稿作品进行评选,并对优秀作品进行奖励,发给奖金及证书。拟设:
一等奖5名,奖金各2000元。
二等奖10名,奖金各1000元。
三等奖15名,奖金各500元。
组织奖若干名,奖金各1000元。
七、投稿方式
本次比赛只接受网络投稿,投稿专用邮箱:
咨询电话:010-84209431、84209443、84209444
部分作品将在中国人才杂志网站展示交流,优秀作品将在中国人才杂志选用。
附:第三届全国人才工作新闻摄影比赛参赛登记表
第三届全国人才工作新闻摄影比赛参赛登记表
,
姓名 | 工作单位 | ||
邮编地址 | |||
电话 | 手机 | ||
邮箱 | QQ | ||
作品标题 | 内容简介 | ||
附件2
全国基层人才工作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启事
人才工作重点难点在基层,创新实践在基层。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挖掘一批基层人才工作的创新经验,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促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和人才工作创新发展,提升基层人才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决定开展全国基层人才工作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人才》杂志社
福建省委人才办
福建省泉州市委组织部
承办单位: 福建省德化县委组织部
二、征集内容
全国各地市县基层、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农村工作中以人才为主题的内容均属本次案例征集范围。如:
1.在经济社会深刻变革中积极破解基层市县尤其是农村和艰苦边远地区人才缺乏、引才难、留才难等方面的创新举措;
2.人才强市、人才强县、人才强校、人才强企方面的突出做法;
3.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提高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探索实践。
三、征集要求
1. 时效性。选送案例以2010年(第二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以来人才工作实践为重点。
2. 真实性。选送案例来自真实做法和实践探索,禁止虚构和杜撰。
3. 创新性。选送案例针对基层人才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的创新做法,体现出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或方法创新。
4. 实效性。选送的案例对基层地区、单位人才工作具有明显的推进作用,得到干部群众、广大人才和上级部门的认同。
5. 典型性。选送的案例要突出地方特色,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其他地区、单位具有启迪借鉴意义和应用价值。
选送案例文本包括三个部分:(1)背景与起因;(2)做法与经过;(3)成效与反响。案例文本须主旨清晰、层次分明、资料翔实、语言生动、文字简洁,突出某个创新亮点,集中笔墨进行深入挖掘。案例文本一般不超过2500字。
四、投稿办法
1.征集时间:案例征集期限为
2.投稿方式:以电子邮件方式投稿。投送的内容包括案例文本、申报表,以及有关图片、影像资料、媒体报道扫描件等。稿件发送至中国人才杂志邮箱,邮件主题为:创新案例征集+题目。
五、评选奖励及宣传交流
1.主办单位将对应征稿件进行评选,初定评选出最佳案例30-50个和优秀案例100个左右,颁发奖金、奖品及证书。
2.中国人才杂志及网站将对优秀案例作进一步宣传报道。
3.评选结束后,拟举办基层人才工作创新案例座谈会,进一步交流经验。
咨询电话:
010-84209431、84209443、84209444、(中国人才杂志社)
0595-22285692(中共泉州市委组织部人才办)
0595-23581773(中共德化县委组织部人才办)
中国人才杂志投稿专用邮箱:zgrc18@163.com
全国基层人才工作创新案例征集活动申报表
案例名称 | ||||
申报单位 | ||||
联 系 人 | 电 话 | |||
手 机 | 邮 箱 | |||
联系地址 | | 邮 编 | ||
案例概要(500字以内): | ||||
地方或高校 党委组织部门意见 | 年 月 日 | |||
附件3
为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建言献策
——第二届人才理论征文启事
为进一步推进人才事业科学发展,形成一批理论成果,中国人才杂志决定开展“为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建言献策——第二届人才理论征文活动”,欢迎广大读者积极投稿。
一、主办单位
中国人才杂志社
二、征文主题
本次征文活动以“为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建言献策”为主题,要求紧紧围绕当前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中存在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开展深入的理论探讨,提出建设性的对策意见。
广大读者可以围绕“人才培养结构如何进一步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如何增强地方及各部门人才发展内生动力”“如何科学评价人才”“如何破除人才流动中制度性障碍”“加强人才工作法制化建设”“增强人才政策开放度”“加大优秀人才激励力度”等题目,也可以自择题目,结合工作实际撰写文章。
三、征文要求
1.文章应为对策研究性理论文章。要求内容新颖,观点鲜明,切实针对我国人才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瓶颈,探寻人才事业新发展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文章要求结构合理,论述精当,论据准确,材料翔实,语言流畅,文风清新。切忌论述面面俱到,泛而不深。
2.每篇文章不超过4000字。文末请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联系方式(邮寄地址、邮编、手机或固定电话)。
四、投稿方式
应征文章请统一发送至邮箱:zhgrc@163.com,请将“理论征文投稿+文章题目”设为邮件主题。
截稿时间:
咨询电话:010-84209443
五、评选奖励
本次征文活动将评选优秀作品,并进行奖励。此次活动将设:
特等奖1名,奖金3000元。
一等奖3名,奖金各2000元。
二等奖5名,奖金各1000元。
三等奖若干,奖金各500元。
部分获奖文章将在中国人才杂志刊发,所有获奖文章将在中国人才杂志网站刊发。
欢迎广大人才工作者、人才学研究者、广大人才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