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音进校园第三站“走进南安职专”

【日期:2019-05-06          阅读:4503          作者:南安职业中专学校          文章录入:zfl
      “千年古乐递雅韵,非遗南音吟乡情;南职展现活化石,一校一品拓内涵。”
      南音有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 ,发源于福建泉州,用泉州闽南语演唱,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传统古乐。2009年10月1日,福建南音(泉州弦管)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19年4月28日晚7点整,南安职专礼堂流光飞逸,彩灯闪烁,由南安市委宣传部、南安市文联主办,南安市南音协会承办的“千年古乐递雅韵,非遗南音共传承”-南音进校园第三站“走进南安职业中专学校”在“职专大礼堂”举行南音弹唱晚会。
 
   
   
     
    
     
     
      在南安职专学生处李一鸣主任的组织下,学校800多位师生参加本次活动。晚会一开始由南安市南音协会黄世请会长致词,黄会长强调:南安市南音协会按照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文化局、市旅游局、市文联等5部委制定的《南安“戏曲进校园工程”实施方案》精神,南音进校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把中华优秀文化根植于中小学生心灵,把中华这一民族音乐瑰宝、世界非物质遗产得到保护,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据悉,本次活动是南安市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宣部《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中宣发〔2017〕26号)、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传承和弘扬福建戏曲的若干意见》和省委宣传部等5部门印发的《福建“戏曲进校园工程”实施方案》及泉州市委宣传部等5部门印发的《泉州“戏曲进校园工程”实施方案》(泉宣委联〔2018〕7号)精神,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戏曲素养,推动戏曲保护、传承与发展,结合实际,特制订《南安“戏曲进校园工程”实施方案》。根据“方案”的指导思想: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加强戏曲通识普及教育,增进学生对戏曲艺术的了解和体验,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明确“方案”的目标要求:从2018年开始,南安市戏剧曲艺家协会、南音协会率先在学校开展“戏曲进校园工程”,逐步吸收全市优秀民间职业剧团参与,以“一年试点,两年推广,三年普及”为目标,力争到2020年实现全市中小学每位学生每年都能免费欣赏到一场优秀戏曲戏剧演出,培育一批戏曲进校园示范基地,推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